事關學校,學生,還有剛發生不久的中暑事件,這幾段視頻很快就爆火了。
而視頻下方評論區,也出現了一邊倒的狀況。
「未經允許擅自拆除教室空調,難怪那些孩子會中暑!」
「這到底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學生家長都可以為所欲為嗎?」
「這麼熱的天氣幹出這種事來,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內幕?」
「聽說這個男人是做生意的,沒準是跟學校有什麼利益牽扯!」
……
評論區對我的質疑聲越來越高,在那些不明真相,卻又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們添油加醋的努力下,我已經變成了學生中暑的罪魁禍首。
Advertisement
最令人無語的是,我試圖在那些惡意攻擊我的評論下方進行解釋,結果直接招來了惡毒的謾罵。
給人的感覺就像,這些人根本不在乎真相是什麼,他們隻覺得可以聯合起來攻擊一個人是一件很爽的事。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以學生家長的身份在網上公開呼籲,要求我把拆掉的空調全部安裝回去,並且做出公開道歉。
甚至還有人對李全媽媽做出了無腦的追捧,把她形容成一個敢於和不公平做抗爭,為孩子謀福利的勇敢媽媽。
15
一個混淆黑白,汙蔑他人的惡毒肥婆,竟然成了正面形象,在感慨的同時,我也不禁感到無奈。
不用想,這些視頻肯定跟李全媽媽脫不了關系。
這就是她對我的報復。
除了把學生中暑事件的髒水通過網絡潑到我頭上以外,李全媽媽還故技重施,又把之間造謠誹謗的內容搬了出來。
「黑心商人非法牟利,用捐贈空調的方式洗錢!」
「校商勾結,逼迫學生交費中飽私囊。」
「利益分贓不均,學校與商人鬧掰,黑心商人拆除空調,導致學生集體中暑。」
「黑心商人與學校老師存在不正當關系,白天教室當老師,晚上酒店當老師!」
……
一個個話題像手雷一樣,全都扔在我頭上,然後炸開。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如今網友的人肉能力已經超越了考古水平。
關於我的信息,也開始陸續在評論區出現。
我被網暴了。
每天都有無數人在網上謾罵我,甚至波及到我的家庭和孩子,以及我的事業。
雖然還沒有上升到物理攻擊的層面,但精神上的折磨更痛苦。
在這種壓力下,我無法再保持沉默了。
我錄了一段視頻,詳細地講述了整件事的前因後果,包括我們一家人目前遭受的不公正對待。
我呼籲網友理性看待這件事,同時警告那些別有用心的家伙,讓他們停止對我的惡意誹謗,否則我將採取法律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
我平時也很關注網絡,自然明白僅憑一條辯解視頻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打拳自然就要全套,除了花錢買推薦外,我還重金懸賞當時在場的目擊證人,不要求他們為我作證,隻希望他們能完整講述當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我的努力下,網絡上很快就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吃瓜群眾在吃瓜的時候一般是無腦的,但吃完瓜之後偶爾也會智商在線。
尤其是那幾段視頻,隻要仔細看的話,都能看得出來是被剪輯的。
於是就有人在網上呼籲要求播放完整視頻。
好巧不巧,有幾個當時在場的學生家長就是玩自媒體的 UP 主。
經過輿論發酵後,這幾個家長也注意到了這幾段在網絡上爆火起來的視頻。
然後,就有人認出了李全媽媽那張臉。
這幾個 UP 主就開始以圖文的方式,站出來替我澄清事實。
還有劉主任和趙老師這些當事人,他們也公開聲明為我站臺。
謊言終究是不可靠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真相被扒出來,有人也上傳了當天的完整視頻。
那些之前謾罵我的無腦網友集體破防,不約而同來向我道歉,聲稱自己被那個S肥婆給騙了。
學生中暑事件,就這麼被揭過去了,我也洗清了自己的冤屈。
16
但對於那些熱衷於網絡熱度的自媒體 UP 主們,話題才剛剛開始。
「XX 小學中暑事件,究竟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
「當資本與教育結合,誰是韭菜誰是鐮刀?」
「家長賭氣,買單的卻是孩子!」
……
很快,一些吊人胃口的文章就出現在各個平臺上。
舊菜換了新盤子,結果賣得更火了。
隨著熱度的升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件事,也有越來越多的知情者站了出來。
尤其是得知了我從決定給學校捐贈空調,到被迫拆除空調的經過後,網絡上一片罵聲。
「現在的人都是演員,之前這個女人還是為了孩子和不公平抗爭的正義母親,原來都是打造的人設啊!」
「幸好我沒有過早站臺,等到了現在,讓子彈再飛一會,張麻子誠不欺我!」
一夜的時間,李全媽媽出名了,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之前我的遭遇十倍百倍落在了她身上。
趙老師直接報警,告李全媽媽造謠誹謗,毀壞她的名譽。
李全媽媽也因此喜提銀手镯一對。
她自己開口造的謠,最終被反噬了。
與此同時,很多小學的校長主動聯系我,同情這段時間我兒子在學校遭受的壓力,並且開出諸多優惠條件,邀請我兒子去他們所在的學校讀書。
如果換做以前,我肯定會毫不猶豫就答應。
但現在,我的想法變了。
真相已經水落石出,我們不需要躲避了。
就在事件熱度逐漸開始下降後,報紙上的一篇訪談文章橫空出世,引發了各界的反思。
「學校隻是教授知識的場所,家長才是孩子的人生導師!」
作者正是陳蕊的爸爸。
陳蕊爸爸採訪了多名學生和學生家長,以及學校的老師。
文章以我向學校捐贈空調的事件為背景,以李全為主人公,重點突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媽媽在家裡對我很嚴格,尤其喜歡當著我的面哭窮。」
「我每半個月才能吃一次肉,而且不能超過三塊,媽媽說隻有這樣,我才能牢記她的辛苦。」
「我喜歡一雙耐克的運動鞋很久了,求了媽媽兩年,可她都沒有答應,她說穿那種鞋會變得好吃懶做。」
「可她都不上班,靠爸爸在外地賺錢養活,家裡的飯都是我做,除了打麻將就是看電視,好吃懶做的明明是她。」
「爺爺來看我,給我買了那雙運動鞋,卻被媽媽剪破扔掉了,說什麼人生很苦,太容易得到的都不會珍惜,我不懂她在說什麼,我覺得她不愛我。」
「媽媽隻會要求我上進,卻從來不告訴我該如何上進,我沒有零花錢,沒有好看的衣服,同學們都不喜歡跟我玩。」
「我也不敢主動跟別人說話,因為我覺得他們都嫌棄我。」
「媽媽喜歡跟人斤斤計較,經常和鄰居吵架,我覺得很丟人,明明是媽媽做得不對,她為什麼要去責怪別人?」
「我不想上學了,媽媽去學校鬧事,有同學說她是神經病,說我是神經病的兒子,可能我真的有病吧。」
「其實我很羨慕王曉陳蕊他們,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很好,他們想要什麼都會得到,他們有很多的伙伴。」
「要是我也有那樣的爸爸媽媽就好了!」
……
17
李全的話語中,滿滿的都是對他媽媽的不滿,以及對自己感到委屈。
一個還在上小學的孩子,卻已經對人生對自己的家庭感到了無奈。
本該陽光向上的年紀,卻在媽媽刻意的教育下,養成了自卑的性格。
對於孩子來說,攤上這樣的家長,又何嘗不是個悲劇呢?
除了李全之外,還有幾個孩子也是類似的狀況。
家裡的條件明明還過得去,卻被家長以各種理由,強迫他們吃苦。
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內心中最多的卻是對別人的羨慕。
本該被照顧的童年,卻要被逼著去照顧別人。
家長和孩子的身份,好像調換了過來。
面對採訪,這些家長們還自以為是地說都是為了孩子好。
吃苦教育, 隻有先吃了苦, 將來才能嘗到甜。
小時候把苦吃完了, 長大了就沒有苦吃了。
有苦要吃, 沒有苦創造苦也要吃。
這些家長都是三十多歲的成年人了,想法卻如此的天真。
他們在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生活時,從來沒有徵求過孩子的意見, 沒有問過孩子願不願意。
他們在不經意間,把自己和孩子劃分為兩個等級。
大人是權威的,孩子是必須要服從的。
通過這些對話就可以看得出來, 這些孩子的性格多多少少都有些缺陷。
自卑、自私、膽小……
當這些問題暴露出來時, 家長卻把責任推到了孩子頭上,覺得是孩子不夠努力, 是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成長。
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這些孩子身上反映出來的問題,就是家長的縮影。
正因為有這樣的家長, 才會教育出這樣的孩子。
他們把自己人生中的不足和遺憾全都轉移在了孩子身上。
而學校的老師對於這種情況也很無奈。
老師教授孩子知識,在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後, 也都努力嘗試與家長溝通, 共同解決。
可這些家長們主打一個不聽不改。
在他們的世界裡,自己永遠是對的, 別人都是錯的。
陳蕊爸爸的文筆很好,寫出來的文章很深刻, 剖析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看過這篇文章,我忽然發現李全媽媽當初做的那些事一點都不奇怪。
如果她沒有因為十塊錢電費鬧著要開家長會,沒有在計劃泡湯後區教育局舉報,沒有在學校門口吃癟造謠網暴我。
那她真對不起她的性格。
趙老師是我兒子的班主任,年紀不大,但工作認真負責,我對她的印象一直很好,而且兒子也很喜歡她。
「哦教」在她的世界裡,家庭孩子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自己。
她用愚昧的理解維護著自己可憐的自尊,明明洋相倍出, 卻還要打腫臉充胖子。
喜歡貪小便宜, 看重利益,缺乏和孩子的共情能力, 基本不和孩子溝通, 在家裡我行我素, 在事業上沒有過成功的經歷, 習慣用歪理邪說解決問題,好面子,卻沒有足以撐起面子的能力……
這些孩子的家長, 幾乎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這篇文章一經刊登, 立刻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原生家庭這個詞, 再一次被提起。
寒門難出貴子,不一定是環境的緣故,更大的問題在於寒門本身。
「爸爸, 這是我們班同學送給你的禮物!」
兒子放學回家,興衝衝地遞給我一張紙。
打開一看,是兒子的同學們共同創作的一幅畫。
教室裡,孩子們安靜的坐在書桌前聽課, 掛在牆上的空調吹出涼爽的風。
哦,對了,那些被拆掉的空調我已經裝回去了。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