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目所及,已經收拾得幹幹淨淨,亂七八糟的客廳也恢復了原樣。
她往沙發上一坐,張開雙臂後仰,舒服得喟嘆出聲。
“真好,又像家的樣子了。”
“能不好嗎?”蘇晉興聞言,失笑道,“三個鍾點工,樓上樓下,做了整整三個小時,你媽親自監督,所有死角都沒放過。”
說起宜敏……
“咦?媽媽呢?”蘇雨眠左看右看。
蘇晉興:“剛才還在這看電視呢,怎麼一轉頭人就不見了?”
這時,宜敏拿著手機,從書房跑出來。
隻見她雙頰因興奮染上緋色,雙眼晶亮,像在閃光——
“爆了!”
蘇晉興:“啊?”
蘇雨眠:“……什麼東西爆了?”
父女倆一頭霧水。
宜敏深吸口氣,盡量穩住情緒:“新書!我的新書!”
石泉動作很快。
自上次兩人在京都見面聊過之後,他就緊鑼密鼓安排起了出版事宜。
Advertisement
先是前期宣傳:懸疑大神宜敏回歸力作,時隔十二年,繼《殺器》、《荒村學校》後又一驚悚怪談。
噱頭很足,但……反響並不好。
一來,宜敏已經離開懸疑界多年,光環雖在,但畢竟是曾經的輝煌,如今一代新人換舊人,大部分讀者都不太買賬。
二來,現在流行“書圈飯化”,作者也開始像偶像明星那樣包裝自己,搞營銷。
通過這樣的方式積累讀者,再讓這些讀者去線上打榜、線下買書,再來點營銷通稿打配合,人氣自然而來就起來了。
宜敏退網多年,連公開的社交媒體賬號都沒有,哪來“粉絲”幫她做這些?
因此新書預熱效果並不好。
宜敏知道以後還沮喪了兩天,不過石泉心態很穩,不僅頂住了壓力,還反過來安慰她,流量隻是曇花一現,最終看的還是內容質量。
在石泉的推動下,宜敏的新書《七日談》在一個月前正式出版。
原名《燈籠》,後來宣發覺得這個書名太普通,沒有噱頭,建議石泉換一個。
石泉和宜敏商量之後,改了現在的名字,不過還是在書封上用一行小字注明了原名。
也算兩全其美。
新書正式發行那天,全國銷量僅72本,已經不能用慘淡來形容。
石泉這些年籤的所有出版作品中,《七日談》算是跌破了最低銷量記錄。
宜敏那段時間心態非常不穩。
每天坐在電腦前焦躁難安,根本沒心情碼字,甚至在面對石泉的時候,內心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歉疚和負罪感。
石泉給了她最大的信任、最好的資源,上百萬的籤約費給得幹幹脆脆,可自己回報他的卻是如此慘淡的新書銷量。
宜敏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適合在寫作這條路上走下去?
她寫的書,有人看嗎?
如果一個作者寫出來的東西,都沒人看,那她還能叫“作者”嗎?
宜敏陷入了自疑的怪圈。
蘇晉興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可寫作方面,他是個門外漢,根本幫不上忙,隻能幹著急。
直到……
石泉一通電話打來。
“宜老師,你知道目前《七日談》的日銷量多少嗎?!”
宜敏心都在顫,難道已經跌至個位數了嗎?
“對不起,石老師,我覺得我可能……”
第241章 老一輩們吃的是真好
石泉興奮地開口:“6萬!”
宜敏有點懵,下意識問道:“……什麼6萬?”
“日銷量啊!昨天日銷已經突破6萬了!直接刷新了當年《殺器》創下的銷售記錄!近十年……不,二十年!都沒有一本書能達到這個水平!”
“宜老師,”他一字一頓,“你的新書——爆了!”
不是“火”,而是“爆”!
起初石泉也是鬱悶的。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新書上線不會很順利,卻也沒想到會如此慘淡。
另一個做競品的編輯跟他不和已久,這次可算逮到機會,說他老了,眼光也退化了,居然還是籤的人,上百萬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籤出去了,結果呢?
一敗塗地。
石泉沒有理會對方的奚落,他在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宜敏那幾本書他都看過,不管從題材選擇,還是劇情內容,都無可挑剔,本本都有大火的潛力。
這次,他們還特地選了幾本書裡最好的那本打頭陣,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結果……
不應該啊!
要說宜敏過氣了?
她確實在懸疑界消失了十年。
可《殺器》和《荒村學校》還在榜上掛著呢,月月都有銷量,而且還不少。
也不算過氣啊!
他越想越不對,幹脆直接拉了宣發團隊開會。
內容沒問題,宜敏的口碑也沒問題,那麼問題隻能出在宣發上!
果然——
石泉細問之後才知道宣發將推廣重點放在了微博、小粉書這些年輕人常用的社交平臺。
可宜敏的讀者大部分集中在30-50這個年齡段。
難怪沒水花,受眾都搞錯了!
他立馬調整策略,讓宣發重點關注各個推書貼吧、寫文論壇,甚至路牌廣告也都安排上。
當天《七日談》的銷量就破了萬,之後幾天更是穩步上升。
真正破壁出圈是什麼時候呢?
還得從半個月前,一個ID名為“小胖子追文”的推書博主發布了一條動態說起。
【我爸,一個中學時期數學滿分、語文不及格的嚴重偏科選手,讓他寫個作文能要了他老命的厭文字星人,居然在、看、書!】
[圖片][圖片][圖片]
三張圖片,直接把博主親爹那如痴如醉的樣子拍了下來,當然還有那本書的封頁。
這位博主也很清奇。
簡介是推書博主,但卻靠發老爸糗事爆紅。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他爹比他火。
很多粉絲都是他爸的粉絲,一看自己粉的“擺爛大爺”居然在讀書?立馬驚了個大的。
然後不少粉絲跑去搜索書名,好家伙,還是出版的,網上根本找不到電子版。
大部分人的好奇也就到此為止了,但也有少部分人就是想看看這書到底講了什麼,能讓一個日常擺爛的大爺看得這麼入迷。
剛好網上能買,直接激情下單。
然後——
【媽呀!我一個從來不看小說的都看入迷了】
【昨晚半夜開始看的,窩在被子裡,打個燈,嚇得直哆嗦】
【我媽半夜推門進來看我,以為我夢遊發羊癲瘋,差點打120】
【一口氣看完,全程無尿點,又去搜了這個作者另外兩本懸疑作品,然後……就給哥嚇尿了】
【真有這麼恐怖嗎?那我也去看!】
【相信我兄弟,看完你以後都不會吃豆腐花了】
【為什麼?】
【答案都在書裡】
兩天後,“小胖子追文”又發了一條動態,這次他爸沒出鏡,隻曬了一張《七日談》的封面圖。
配文:突然發現老一輩們吃的是真好。
《七日談》借著這波流量,以黑馬之姿強勢殺入了年輕人的閱讀圈子。
然後,小年輕們就……
上頭了!
不到半個月,超話、貼吧,甚至連應援站都建起來了。
老讀者們直呼——寶藏作者快捂不住了!
這時,《七日談》的粉絲們才後知後覺,作者呢?
書火成這樣,咋一點兒關於作者的消息都沒有?
以前那些銷量稍微好點的書,一上熱搜立馬就有作者跳出來認領,趁機求一波關注。
《七日談》都上好幾次熱搜,怎麼作者悄咪咪的,跟沒了……啊,不是……跟沒手機一樣?
宜敏確實不知道。
她早就退網了,也從來不用社交賬號,連手機都是老人機。
倒不是說不用會,隻是她更喜歡這種“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隻夠熱愛一件事”的感覺。
她不想被網絡輿論挾裹,隻想寫自己喜歡的故事,所以主動隔絕了外界的一切。
有詆毀和謾罵,自然也包括了掌聲和贊美。
好的壞的,通通屏蔽。
……
蘇雨眠聽完,立馬拿出手機,一搜書名:七日談……
好家伙,各種信息鋪天蓋地湧來。
有網友的自來水,也有名家的推薦,當然也免不了被一些人拉踩和批評。
不過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
《七日談》的確火了,還不是一般的火,而是爆火!
“媽媽你好厲害啊!我就知道,你肯定行。”
蘇晉興搶過手機,往下刷了幾條:“嘿嘿……都是誇你的!”
“我老婆成了大作家,那我這個大作家的老公是不是也能跟著出名?”
“那個……”蘇雨眠撓撓頭,“爸,你現在已經出名了。”
“啊?”
“就是……名聲不太好聽……”
蘇晉興:“??”
《七日談》裡,最終大boss是一位毫不起眼的物理老師,原型就是蘇晉興。
“!”
……
書火了,大家對作者也產生了好奇。
石泉趁熱打鐵,準備在京都新華書店為宜敏辦一場籤售會。
消息剛放出去,熱度就起來了。
不到兩個小時,預約報名人數破萬,把整個宣發團隊都嚇了一跳。
石泉倒是不意外:“流量時代,流量隻是表現,說到底還是內容為王。”
籤售會時間很快定下,就在三天後,正好蘇晉興和宜敏可以跟蘇雨眠一起北上。
次日清晨,天還下著小雨。
蘇雨眠叫了輛出租,司機幫著把行李放到後備箱,一家三口坐進車裡。
高鐵站內,還有半個小時才檢票,蘇雨眠拿出提前準備的小蛋糕當早餐。
宜敏不喜歡太甜,慄子口味的就剛好。
第242章 但你肯定是想歪了
蘇晉興出門之前給自己煮了碗面條,這會兒一點不餓,索性從包裡拿出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翻看起來。
二十分鍾後,廣播通知檢票。
宜敏和蘇雨眠東西少,走在前面,很快就刷身份證過了閘口,站在裡面等蘇晉興。
蘇晉興緊隨其後,一隻手拖著行李箱,另一隻手幫宜敏提著包,正準備拿身份證出來刷,突然發現錢包丟了!
他想起剛才排隊的時候,一個人從身後撞上來,差點把他撞翻。
錢包肯定是那個時候被他從背包裡偷走了。
“爸,快點呀。”蘇雨眠站在閘口內催促道。
蘇晉興:“……錢包丟了,身份證在裡面。”
蘇雨眠:“……”
“用手機,”她立馬想到,“APP上可以申請臨時身份證。”
反正錢包裡也沒幾百塊錢,身份證也可以補辦。
蘇晉興苦笑:“……手機也丟了。”
蘇雨眠:“……”
突然,蘇晉興遠遠看見人群裡有一個身影,就是那個撞他的人。
“抓小偷!”蘇晉興放下行李箱就衝上去。
蘇雨眠和宜敏擔心他一個人出事,想從閘口裡出來,卻被工作人員攔下:“兩位女士,按規定,過了檢票口的乘客不能往回走,想出去的話請往出站口方向。”
往出站口再回到候車大廳要繞一大圈。
宜敏解釋:“我丈夫追小偷去了,我擔心他出事,能不能通融一下?”
“抱歉,規定就規定,我也沒辦法。”